您当前的位置 : 中国义乌网>党建>党课学习 正文

【敲黑板】微信工作圈里的注意和禁忌

发布时间: 2020-12-08 14:37:28 来源: 七一客户端、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:

  目前,微信已经成为工作中最常用的沟通方式之一。

  但是,或许你自己并没意识到,

  不良的使用习惯已给别人留下负面印象。

  下面这几点,一定要注意!

  不要滥用截屏

  截屏功能与职场大多数礼仪背道而驰。两个人的聊天是非常私密的行为,发送出去与暴露他人和自己的隐私没有区别。使用微信截图要格外谨慎,不要随意截屏为证,更不可随意把截屏发送给第三者。

  群里也要讲规矩

  单位群的感情交流功能相对弱一些,主要是为了工作。所以在工作群里聊天,如果不是工作必要,一定要适可而止。同时,不要随便拉陌生人进入群里,以免泄露工作秘密。

  慎用语音

  虽然微信交流方式很丰富,有文字、语音、表情等,但交流时对方性格、身处环境、职位高低等都是必须要考虑的。除非是私下关系极好,为了工作方便和准确无误,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要使用语音。

  注意沟通效率

  单位里使用微信沟通,一定要简明扼要。比如,有人喜欢只写“在吗”,后面就没动静了,也不说什么事,就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,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。切记,要直接切入主题。如果稍微感到沟通效率低下,可致电询问。

  勿滥用私人号表情

  单位群年龄差异大,不太适宜使用各种怪异表情,你只是想活跃气氛,但实际上是增加了负面印象。单位里允许你有个性,那是包容你,你自己却不能不自觉。

  不要处理太复杂的问题

  微信的即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,但在严谨程度上却是短板。对于复杂问题,不论你是长篇大论还是长谈良久,都很容易出现误解和误判,还是电话或面谈更好。

  及时回复信息

  及时回复他人信息是一种美德。不管平级还是上下级,不宜使用过于简短的词汇,例如“好”“嗯”等词语。很明显,说一句“好的”会显得更有礼貌,因为其实你没那么忙。

  具体如何写好工作微信?

  基本要求

  1.称谓恰当礼貌

  称谓要表达清楚接收方的身份,并体现礼貌原则。

  2.首句反映主题

  在首句中即反映出主题,旨在帮助接收方及时高效地读取信息。

  3.内容简洁条理

  尽可能用一条信息容纳全部信息,减少信息往来次数。如果需要传递的信息有多项,宜分点阐述。

  4.尾语按需设置

  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事情,可在结尾处注明“收到请回复,谢谢!”。如果没有收到回复,有必要打个电话确认对方是否收到信息。特殊的公务短信或微信比如通知,应使用专用尾语“特此通知”,以示规范和严谨。

  5.署名明确勿漏

  公务短信或微信较为正式和规范,结尾处署名更正规。

  用语原则

  礼貌、规范、温和

  内容规则

  内容应与公务有关

  简明扼要,突出要点

  切忌过于口语化

  使用规则

  1.发送时间恰当

  最好在工作时间发送,以保证接收方及时处理。

  2.妥善处理接收延迟的情况

  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事情,最好请对方回复以确认收到,或者在短信或微信发送之后致电对方询问接收情况。

  3.不得滥发短信或微信

  要做到“三禁止”:禁止发送与公务无关的信息;禁止群发广告或非法信息;禁止对无关人员发送信息。

编辑: 程雄

党建动态

政策法规

e公益